今日看点:唐朝皇帝列表,大唐在起伏中走入末路,最后的10个皇帝

2023-05-31 21:30:18来源:中华网热点新闻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大家都知道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安史之乱,安史之乱发生在唐玄宗时期,直到唐肃宗去世才算彻底平息。接下来的大唐皇帝们,开始前仆后继的投身于削藩和限制宦官的工作中。经过代宗、德宗、顺宗三代的成果,到宪宗时终于完成削藩,皇权再度变得至高无上。

可是削藩工作并不彻底,这种"平静"只不过是节度使们从以前的耀武扬威不听招呼,变成了屈服于朝廷大军的威力之下。削藩成果虽然得来不易,但要想毁掉,只需要连续两个不成器的皇帝而已。

第一个是李恒,也就是宪宗第三个儿子,他自认为生活在"中兴"时期,开始安于享乐,把朝政交给了两位宰相。这两位宰相又属于庸碌之辈,觉得既然藩镇势力已经打压下去,接下来应该恢复经济,兵戈数年民不聊生,朝廷养这么多军队来威慑节度使已无必要,可以裁军了。

恢复经济没错,裁军后来证明过早了。因为本身藩镇们还在,只是没以前那么有实力了,缺的就是兵。而朝廷裁下来的这些士兵,有的不想回乡种田,有的则因连年战乱无田可种,于是就有大批被裁士兵藏匿到了山中,过起了"占山为王"的日子,等到几个心不死的藩镇振臂一呼,他们赶紧跑去吃军饷了。河朔三镇叛乱后,唐朝对于藩镇的削弱成果彻底丧失,局势的动荡让皇帝更加亲近宦官,宦官势力也随之死灰复燃。

接下来的李湛,又是个贪玩儿的皇帝,登基时只有十六岁,只做了一年的皇帝就被大宦官刘克明弑杀。李湛以这样的悲惨局面收场,他的弟弟李昂虽然不似他那般贪图享乐,甚至还有些抱负和雄心,下场依然没好到哪去。他即位后首先从缩减开支做起,宫女、鹰犬他一批批的释放,官员职位他也着手削减,然后突然对宦官头目下手,打算在宫中将其斩杀。结果事情败露,李昂被宦官们终身软禁,最后郁郁而终。

按照这个趋势,一般王朝应该会很快就灭亡了,但大唐到了这种关键时刻,又出现了一个非常有作为的皇帝--唐武宗李炎,他是李桓的第五子,他的两个哥哥被宦官搞掉之后登基。他本人勇武沉毅,又恰逢遇到良相李德裕,二人终于把宦官的势头压了下去,昭义节度使叛乱也被平息。

其实后期几个皇帝都意识到国库空虚是最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,当初李昂的缩减开支就能看出决心。武宗在掌握实权后也开始着手增加收入的问题,他的切入点是佛教。在他看来僧侣不纳税、不生产、不服兵役,这在追求精神世界的盛世也就忍了,可在这种王朝衰落期是无法容忍的。他拆庙、毁佛、没收寺院土地,迫使大量僧侣还俗。这样做一方面收回了大量土地用以农业生产,另一方面充实了兵源人口。因此武宗时期有了两个称号,一个是唐朝后期三次中兴之一的""会昌中兴"",一个是封建历史上四大灭佛君主""三武一宗""之一。

接下来李忱即位,号称""小太宗"",因为他的做事风范很有李世民当年的气质,比如虚怀若谷啊、从善如流啊、谦恭节俭啊等等。总之这个皇帝对于当时的百姓来说就是大唐之幸,他所统治的时期也被称作""大中之治"",上下一片久违的繁盛景象。但是当初武宗"灭佛"的时候,深受一个道士影响,武宗开始信道炼丹。在其影响下,"小太宗"李忱也长期服用""长生不老药"",最后中毒身亡。

李忱的儿子李漼被宦官拥立,虽然是个音乐奇才,但在为政方面的主要""功绩""就是把""大中之治""给毁掉,大唐地方上开始出现各种叛乱。李漼的儿子李懁又被宦官拥立,虽然是个马球小能手,但主要""功绩""就是放任宦官掌权,引发了黄巢起义。李漼的另一个儿子李晔还是被宦官拥立,可能是唐朝长相最帅的皇帝,他的主要功绩就是平定了四川与河东的叛乱,但也使得朱温一家独大。

李晔的儿子李柷,不再是被宦官拥立的了,而是完完全全的朱温傀儡。只做了三年皇帝就被废掉,次年又被毒杀,大唐王朝彻底灭亡。

标签:

今日热门
More
生意
返回顶部